最好的配资官网
在你的大脑搜索框里,放入“李庄”二字,自动联想会出现什么?李庄白肉?李庄古镇?好吃嘴多是第一项选择。要知道,这道如今名扬四海的美食,却曾有个不甚雅观的名字——“裹脚肉”,直到抗战时期内迁李庄的“中央研究院”社科所所长陶孟和尝过后,才提议改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后简化为“李庄白肉”。而名字的更迭背后,是李庄与一群学子的相遇——1940年,同济大学为躲避战火迁至李庄。
李庄古镇(4月30日摄)图据新华社
1939年秋,侵华日军铁蹄南下,从上海辗转迁至昆明的同济大学遭遇敌机轰炸,决定再次内迁,并委托校友、中元纸厂厂长钱子宁寻找新址。其时中元纸厂已从上海迁至川南重镇宜宾。这里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沿岸散布着许多未被日军军事地图标注的隐蔽村落。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容纳上千名师生的地方实在难寻,有些地区也担心这些“下江人”(当时四川百姓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的称呼)招致敌机轰炸,或导致物价飞涨,纷纷婉言谢绝。进退维谷之际,川南小镇李庄向漂泊中的同济师生伸出了橄榄枝。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这座常住人口3000来人的小镇以一封十六字电文敞开怀抱,让漂泊三年的同济师生寻得潜心治学的栖身之处。
随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等机构也纷纷迁来。1940年到1946年,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李庄,成为战时的学术方舟,先后接纳了12000余名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
他们中,有中国建筑学大师梁思成、中国现代考古学开拓者李济、中国非汉语语言学大家李方桂、中国民族学开创者凌纯声、中国克隆技术开创人童第周、殷墟考古大家董作宾,还有享誉海内外的傅斯年、梁思永、陶孟和、吴定良、巫宝三、梁方仲、周均时、丁文渊、夏鼐、曾昭燏……大师云集,星光熠熠。那时的一封信,只需写上“中国李庄”,便能千里迢迢地抵达。
科研机构、高校内迁李庄时在码头搬运行李的老照片图据李庄古镇景区管委会
小小古镇,安放一所大学并非易事。李庄人请出了殿堂庙宇中的菩萨,腾出了自家房舍和院子,让师生栖身。彼时,同济大学的本部设在禹王宫,工学院在东岳庙研究机械,医学院在祖师殿解剖尸体,理学院在南华宫推演公式。六年间,同济还增设法学院、造船系,培养出吴孟超、王守武等22位院士。
在李庄的陋室之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携手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初稿,李济完成了《殷墟器物甲编·陶器》等著作,童第周和夫人叶毓芬用简陋显微镜在菜油灯下做胚胎学实验,取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考古学家梁思永完成了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发掘报告的提纲,董作宾推演《殷历谱》……还有《六同别录》《居延汉简考释》《上古音韵表稿》《中国对日战事损失之估计》等在李庄相继问世,用学术的坚韧,对抗战争的硝烟。
梁思成在李庄的办公室图据李庄古镇景区管委会
当李庄以博大胸怀收留了这群漂泊的学者,学者们也为这座千年古镇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那时,李庄便拥有了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孩子们得到了宝贵的优质教育机会;工学院用直流电机发电,让小镇比县城早十年用上电灯;医学院在李庄办学、开展科普、根治川南流行病“痹病”,举办“人体解剖展”科普;机械系的实习工厂更培养了大批战时急需的军工人才……1945年8月15日,工学院电机系学生王守觉从自己组装的收音机中首先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李庄百姓与同济师生沸腾雀跃,共同见证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时光流转,战火中结下的情谊已化作绵延不绝的纽带。同济大学以现代方式续写着与李庄的深厚渊源。同济广场上的风帆纪念碑,是同舟共济的见证;建筑系师生为古镇量身打造保护规划,章明教授设计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以“四手相握”的意象,凝固了那段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岁月;一批批同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接力奔赴李庄中学,将知识的火种传递给新一代;2016年,李庄与同济大学共建的李庄同济医院投运,94岁的吴孟超院士亲自揭牌并主刀首台手术……李庄与同济,过去与现在,在时光中交织而咏。
今年,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率队重返宜宾李庄,在这座被誉为同济"第二故乡"的千年古镇深情寻根,追忆抗战烽火中那段弦歌不辍、同舟共济的峥嵘岁月。当年,这个长江之滨的川南小镇以博大的胸怀庇护了众多文教机构,如今,宜宾正以更宏大的气魄打造长江首城“大学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14所高校相继入驻,在奔流不息的长江畔续写着文明传承的新篇章。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李庄,早已超越地理意义上的长江古镇。“山河沦落处,群星闪耀时”,李庄的每一块青石板都在诉说,真正的文明传承,常常在艰难处见本色。
本期话题
关于李庄的故事最好的配资官网,你知道哪些?评论区聊聊~
阳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